为了加快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黎族服饰》一书的编辑,促进“黎族服饰”保护工作的开展,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组织“黎族服饰”普查组分赴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亚市、东方市、五指山市等市县开展黎族五大方言传统服饰的普查调研工作。黎族服饰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黎族服饰》一书的编撰出版收集了翔实的资料,促进了该所“非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黎族服饰文化渊源流长,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沉厚,不论是服装的款式,还是服饰的花纹图案,都蕴含着相当丰富而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和密码。黎族服饰保留人类早期的服装款式,因地区、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黎族五大方言间、方言内部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别,如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中又有12个小分支,服饰都有地区的特点。此次普查调研工作,深入边远黎族村落,不仅拍摄了许多难得一见的黎族传统服饰图片,而且重新对黎族个别方言内部的分布、迁移路线作了大致的梳理,大概了解和推测出黎族个别方言内部人口在本市县境内或跨市县的迁徙情况,了解和摸查有关方言迁徙线路和传承脉络,将其与服饰类型变化相结合,从符号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探索黎族妇女服饰的语义,实为研究黎族服饰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资料,是个突破性的研究业绩。
大力保护与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挖掘整理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海南省民族研究所黎族服饰普查组在各市县相关单位的密切支持与配合下,不仅完成了黎族服饰的普查调研工作,而且对黎族民间艺人、传承人分布状况、传承脉络进行了普查登记和建档造册,加速了“黎族服饰”项目的数据库建设工作,这是加大黎族服饰的研究和保护力度,提升黎族服饰的文化品牌和社会知名度,保护和宣传黎族服饰文化的必由之路。
通过黎族服饰的普查调研,反观黎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现状,我们更加坚信:提升黎族服饰文化的高品质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品牌地位,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课题,也是促成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改善黎族同胞生活质量、保障黎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