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理白族服饰文化 - 卓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案例 > 民族百科

浅谈大理白族服饰文化

来源:卓简     发布日期:2015-11-11   浏览次数:0  |    分享    加入收藏

大理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白族男性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脚穿黑布剪口鞋,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而白族女性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红、蓝、黑等色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妇女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坠,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的手镯和戒指,脚穿绣花鞋。未婚姑娘头戴色彩鲜艳的绣花头巾或花手帕,形如满月,发辫盘于头帕外,缠以大红绒线,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

以白族女性头饰为例,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我们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理解与热爱。

从服装样式上来说,白族服饰的产生除了代表本民族特色以及美观以外,更多的是方便劳作。由于大理白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洱海这个特殊的高原湖泊自然地理环境中,宽大的裤腿便于在过水、下田时折叠;男女两种式样的包头除了收拢头发之外,更可以避免高原强烈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而(羊皮、麂皮制成的)黑领褂在扛东西时既耐脏又耐磨。这对“尚农耕”的白族人民来说极其重要。

白族妇女服饰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色彩,主要以白色、浅色为主,这种色彩不仅传递出所代表的特定的含义,而且给人轻盈、温暖之感。白族人民宽厚、豁达、善良、热情的天性和向往自然、热爱美好的感情全部通过浅色系列表现出来。具体来看,大理白族妇女服饰一般以白色、粉红、嫩黄、湖蓝、淡绿为主,而白色居多。传统的白族妇女服饰一般都是白上衣、白裤子,还有集风花雪月于一体的头饰也是以白色为主。白色给人纯真、神圣、明快、洁静、清爽的感觉。而粉红色代表了温馨,嫩黄色代表了尊贵,浅绿色代表了希望,加上黑色或大红色的马褂,形成了补色配合,非常协调。给人热情亲切、活跃开朗、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在对大理白族妇女服饰的审美中产生了一种美好感情。

白族与彝族和纳西族等多民族为邻。白族素与相邻民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共生、互通有无,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各民族的服饰习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当地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如:鹤庆县甸南一带白族新娘婚服不仅华丽精致,还明显带有满族旗袍的印痕。剑川九河地区白族妇女身披七星羊毛披毡,明显是吸收了相邻纳西族服饰的特点。居住在怒江流域泸水县的白族支系勒墨人,以麻布长裙为下装,其服饰明显深受傈傈族文化的影响。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服饰习俗与他们的居住环境、性格特征、审美爱好、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白族服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但因其始终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因而具有可识别的审美效果,成为白族的标志。

本文标签:


卓简首页 设计方案图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品牌合作 客户案例 专家团队 诚聘人才 常见问题 少数民族百科

 

版权所有:杭州承梦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卓简品牌 浙ICP备12041082号 
全国统一热线:400-088-2205 客服QQ:209367415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卓简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陵路88号万轮科技园



 
卓简全国服务热线
400-088-2205
收缩